pic
流轉年華 - 臺灣女性檔案百年特展spacer 檔案故事menutitle
流轉年華 - 臺灣女性檔案百年特展 - 檔案故事spacer

臺灣歌謠

臺灣民間至今仍傳唱許多俚語與歌謠,生動地描寫人民的生活百態,為人朗朗上口。其中也包含了對於傳統女性的刻劃,如未婚女性在家中的地位、女性婚後的辛勤與角色,或傳統女性必須聽從命運安排,隨遇而安的形象,都藉由這些平易近人的文句而栩栩如生。

除了俚語和歌謠,在日常生活中還有更多與歷史相關的素材俯拾即是,等待被發掘與被訴說成一段和臺灣歷史緊密相連的動人故事。以下列舉12則俚語與3則歌謠,配合文字閱讀,並將文字化為口語與聲音,引領今人貼近過去,認識傳統社會中的女性樣貌。

  台灣歌謠 聽聽看
育兒歌
一歲二歲手裡抱,三歲四歲土腳趖(so5)。五歲六歲漸漸大,有時頭燒和(kah)耳熱。七歲八歲真賢(gau5)吵一日顧伊二支腳。九歲十歲教針黹驚伊四界去庚絲(ken-si)。十一十二著打罵,者(chia)去者(chia)來那(na2)做衫。十三十四學煮菜,一塊桌面辦會來。十五十六要轉大,驚了跟人去風花(hong-hoa)。十七十八作親戚,一半歡喜一半
青蚵仔嫂
別人的阿君仔是穿西米羅,阮的阿君仔是賣青蚵。人人叫阮是青蚵嫂,要吃青蚵仔是免驚無。別人的阿君仔是緣投仔桑,阮的阿君仔是目珠脫窗。生做美醜是免怨嘆,人講歹尪是吃抹空。別人的阿君仔是住西洋樓,阮的阿君仔是睏土角兜。運命好歹是免計較,若有認真仔的是會出頭。
阿嬤的話
做人的媳婦需知道理,晚晚去睡需早早起。需擱煩惱天未光,需擱煩惱鴨無蛋。煩惱小姑欲嫁無嫁妝,煩惱小叔欲娶無眠床。做人的媳婦著知道理,晚晚去睡著早早起。起來梳頭擱抹粉點胭脂,入大廳拭桌椅。踏入灶腳洗碗筷,踏入繡房繡針黹。做人的媳婦擱也真艱苦,五更早起人嫌晚。燒水洗面人嫌熱,白米煮飯人嫌黑,氣著剃頭做尼姑。若是娶著彼個不孝媳婦,早早就去睡,晚晚擱不起床。透早若是加伊叫起來,就面臭臭。頭髮又擱背在(teh)肩胛頭(keng-kah-thau5),柴屐又擱拖在(teh)腳跟後(kha-chiah8-au7),就吱吱咯咯(khi-khi-khok-khok)吱吱咯咯(khi-khi-khok-khok),起來罵公婆(ta-ke-koan)是老柴頭。
*劉世溫俚語口念與歌謠演唱;李孟勳月琴彈奏與洞簫吹奏

 

pi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