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ic
流轉年華 - 臺灣女性檔案百年特展spacer 檔案故事
流轉年華 - 臺灣女性檔案百年特展 - 檔案故事spacer

遣嫁之際—嫁妝中的時代演變

現今,大多數人的廚房裡,總能看見大同電鍋,而許多人提到嫁妝,不約而同也都會想到大同電鍋。它不只是平日煮飯燉湯的工具,更有著「媽媽的嫁妝」、「阿嬤的嫁妝」等意義。現代社會在凡事講求簡單迅速的風氣之下,傳統繁複的婚禮儀式都被省略或簡化,就連原本父母為女兒準備婚後所需用品的嫁妝,有時也以現金簡化代替。然而,以往稱為「粧奩」的嫁妝,意指父母為出嫁的女兒所準備後半生所需的用品,從各時代不同的嫁妝物件中,其實可以看到時代演進的過程。

傳統婚禮中,嫁妝的豐厚與否,對於女性婚後的際遇,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。因此,父母於女兒遣嫁之際,會盡量豐富其嫁妝,因嫁妝不僅可使女兒往後的生活有資憑藉,同時也象徵著女家的地位。傳統的嫁妝物件不只包含新娘自己所需的衣著、首飾及各式生活用品,甚至還包括要送給公婆、叔伯、姑嫂等親戚的禮物,眾多的陪嫁物品將表列書寫於紅色的紙張或絹綢布料上,即為粧奩總單或粧奩目錄。

儘管粧奩內容不一,仍可概分為柴料(即木製家具,如箱、櫥櫃、椅子、鏡臺等)、布類(如各式衣服、蚊帳、枕頭、棉被等)、金器(如戒指、頭簪、鏈仔等)等三大種類。此外,還包括現銀、土地與租穀。富有人家嫁女的粧奩,除了備妥新娘的一生用品之外,還有隨嫁的女婢、老嫗等服侍新娘的傭人,名目不勝枚舉。

臺北大稻埕王君運家族成員粧奩。
臺北大稻埕王君運家族成員粧奩。(圖像來源:臺北大稻埕王君運家族文書,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)
臺北大稻埕王君運家族成員粧奩,局部放大圖
臺北大稻埕王君運家族成員粧奩,局部放大圖1。
臺北大稻埕王君運家族成員粧奩,局部放大圖
臺北大稻埕王君運家族成員粧奩,局部放大圖2。

以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(以下簡稱本館)所藏的「臺北大稻埕王君運家族成員粧奩總單」來看,其嫁妝內容豐富,共有56項嫁妝,柴料包含四仙檯、衣櫥、收納箱櫥、屏風、椅子等,布類除了一般新房中會使用到的被縟、枕套,以及新人的服飾之外,還包含收納眼鏡、鐘錶、水煙的布袋,在金器方面則是包含耳環、項鍊、戒指等各式黃金打造的飾品。

另外一提的是,這份粧奩總單是以當時民間盛行的計數方式書寫,稱為「蘇州碼子」,有人簡稱為「蘇州碼」或是「碼子」。這是一種中國在阿拉伯數字被廣泛使用前,一種快速標記數字的符號,比漢字書寫的一、二、三、四等數字更為簡便,因此民間記載帳務和表示價碼時,大多使用此種數碼標示。

日治時期汐止陳定國家族成員粧奩目。
日治時期汐止陳定國家族成員粧奩目。(圖像來源:汐止陳定國家族文書與汐止教會資料,中研院臺史所數位典藏)

如果說王君運家族的粧奩清單所呈現的是較傳統的日常用品,日治時期汐止陳定國家族成員的粧奩目錄,則可看見許多現代摩登的生活物件。目錄中羅列的嫁妝,除了新娘身上華麗的珠寶翠飾、衣著外,亦包含所需之家具、寢具、燈具等婚後生活所需的物品。此外,列於粧奩目錄的第一項嫁妝便是臺灣瓦斯株式會社的股票200股。

臺灣瓦斯株式會社曾於1911年短暫成立,不久後隨即解散,直到1934年5月甫由全臺有力人士籌組100萬圓資金,再次於臺北市設立。就臺瓦成立當時的股票價值來看,1股為25圓,200股共5,000圓。以當時高所得的醫師收入對照,1930年代醫師每月平均收入約300圓,5,000圓約是醫生17個月的收入。而第二項手環、手錶等物品則以現金1,000圓代替。從這兩項嫁妝物品來看,就足以顯示陳家當時的富裕程度,也顯示日治時期現代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引進臺灣後,股票成為一項重要的財產指標,一些平常的衣著首飾也可以用現金替代實物作為嫁妝。

日治時期汐止陳定國家族成員粧奩目錄,局部放大圖
日治時期汐止陳定國家族成員粧奩目錄,局部放大圖3。
日治時期汐止陳定國家族成員粧奩目錄,局部放大圖

除了股票這種新穎的財富標的之外,發明於1892年、普及於1925年的熱水瓶,也透過日本西化的腳步傳入臺灣,而清代時期稱為香粉的女性駐顏用品,此時衍稱為化粧品,名列於粧奩清單之上。此外,從一些生活用品的用詞中,不難發現文化融合的影子,例如椪椅、齒杯、面盆,甚至是王君運家族粧奩總單中的目鏡,皆是以臺語發音而書寫,指稱的便是現今的沙發、漱口杯、臉盆和眼鏡,呈現的是多元語言在此時期交會融合的情況。

隨著時代推移、國民經濟力的提升,以及科技的快速發展,遣嫁之際的粧奩清單已逐漸消失,而嫁妝物件也由傳統的柴料、布料等櫥櫃、衣飾,演變成為家電產品,大同電鍋更是早年新嫁娘必備的嫁妝之一。而今,從記憶中阿嬤、媽媽的嫁妝,遙想更早年代臺灣女性的嫁妝物件,所展現的便正是臺灣經濟發展的過程。

pic